• <s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s>

    1. <dd id="s0sot"><pre id="s0sot"></pre></dd>
    2. <button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button>
      <button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button>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對外合作 > 區域合作機制 > 新聞一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咸?;哪畢^植被-土壤-水文過程與協同治理技術體系與應用研究”啟動會暨綠色咸海創新合作研討會順利召開
      來源:合作三處   時間:2022-03-31  

        2022年3月2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NSFC-UNEP)合作研究項目“咸?;哪畢^植被-土壤-水文過程與協同治理技術體系與應用研究”啟動會暨綠色咸海創新合作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聯合主辦,在北京和烏魯木齊兩地設線下會場。來自國家部委、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和企業界的6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

        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張玉軍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致歡迎詞。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阿澤姆巴基耶夫、烏茲別克斯坦駐華使館參贊馬馬若諾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技術司司長劉健、“一帶一路”科學組織聯盟(ANSO)秘書處執行主任曹京華、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研究員董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處長李文聰、中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處長付杰等國內外嘉賓在開幕式環節致辭。

        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張玉軍在歡迎致辭中表示,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締約方之一,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荒漠化防治工作,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他希望,此項目的實施能夠為咸海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有效助力,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在歡迎致辭中表示,“咸海危機”備受國際社會矚目,改善咸海區域的生態環境和人民生計,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他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資助,以及中外專家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處長李文聰在致辭中表示,截至目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在生態系統、氣候變化、資源效率、環境管理等多個領域成功開展了10輪項目征集,共資助38個項目,投入金額達到1.1億元人民幣。她指出,咸海生態環境修復和綜合治理項目對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阿澤姆巴基耶夫強調,咸海問題加速了中亞國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導致上合組織地區空域粉塵普遍增加,冰川融化。他認為,有必要確保上合組織環境安全,推動落實《2022-2024年<上合組織成員國環保合作構想>落實措施計劃》和《上海合作組織綠色之帶綱要》,并進一步加強建設性的多邊合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技術司司長劉健表示,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五次環境大會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50周年之際,各國高度關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問題,而此次咸海項目成果有望填補在干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適應的研究空白。他提出,作為項目的參與方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積極推動項目技術成果在具有相似環境和氣候條件的發展中國家推廣示范。

        烏茲別克斯坦駐華使館參贊馬馬若諾夫介紹了烏茲別克斯坦在咸海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的工作,并表示在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倡議下,聯合國成立了咸海區域人類安全伙伴信托基金,并宣布咸海為“環境創新和技術區”。他表示,愿與中方加強在鹽堿地樹種選育領域的合作。

        “一帶一路”科學組織聯盟(ANSO)秘書處執行主任曹京華介紹了ANSO 成立的相關情況以及在荒漠化領域的工作,并表示ANSO綠色咸??茖W倡議項目辦公室目前已經掛牌成立,希望能夠在咸海生態治理中發揮積極協調作用。

        中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處長付杰表示,今年恰逢中國與中亞國家建交30周年,咸海項目實施對于落實《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50周年的聯合聲明》中加強環保合作的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并就加強綠色“一帶一路”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環保合作提出建議。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生態與環保委員會副主席卡茲別科夫、烏茲別克斯坦創新發展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法亞佐夫、烏茲別克斯坦投資與外貿部對華經濟合作總局局長邵烏馬羅夫分別從咸海生態狀況引發的環境、氣候、經濟和人道主義危機,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退化修復方面的戰略規劃和落實措施等方面進行介紹,希望與國際社會合作治理咸海生態環境。

        第一單元項目匯報環節,項目總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研究項目的立項背景與重要意義、課題設置與技術路線、研究基礎與預期成果等內容,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形成成功的咸海治理模式,為“一帶一路”科技服務區域發展貢獻智慧和成功經驗,助力綠色絲路發展,共同推進干旱區生命共同體建設。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許文強、劉鐵、馬龍、中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處長王語懿代表課題分別就“咸海干涸湖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區劃方案研究”、“咸海水與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和協同管理”、“咸海鹽塵暴監測、風險評估與治理方案”、“中亞咸海濱湖地區鹽堿地生態治理研究”和“咸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與國際合作范式研究”等研究內容進行闡述和匯報。

        第二單元項目研討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資源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合肥分院、合肥金泰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直屬咸海地區國際創新中心、烏茲別克斯坦國立大學等機構代表就項目定位、研究角度與尺度、研究重點難點、項目成果可操作性、成果落地及產業合作等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會議總結環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張元明代表課題承擔單位對會議進行總結。

        會議期間,張玉軍主任與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阿澤姆巴基耶夫、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駐華使館參贊馬馬若諾夫分別舉行雙邊會見,就上海合作組織多邊合作和中烏雙方務實環保合作交換意見。會議期間,還舉行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系列報告之《荒漠化防治:中國經驗與實踐案例》發布儀式。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10-822688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后英房胡同5號 100035
      技術支持:中綠實業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30912號-15
      两个男人添我下面试看十分钟
    3. <s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s>

      1. <dd id="s0sot"><pre id="s0sot"></pre></dd>
      2. <button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button>
        <button id="s0sot"><acronym id="s0sot"></acronym></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