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至26日,作為2021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東盟綠色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暨2021年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廣西南寧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生態環境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東南亞國家聯盟秘書處支持,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共同承辦。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東盟秘書長林玉輝、中國駐東盟使團大使鄧錫軍、老撾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副部長普馮·欒賽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羅掌華出席論壇并致辭,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國梅主持開幕式,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永紅主持高層對話環節并做總結發言。

趙英民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30周年,可持續發展合作年主題體現雙方對生態環境領域合作的重視。雙方依托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制定并實施環境合作戰略與行動計劃,不斷深化合作共識,打造綠色使者計劃、生態友好城市發展伙伴關系等合作品牌,合作成效不斷提升。未來中國和東盟將通過政策對話、能力建設、聯合研究及試點示范,實施好《中國-東盟環境合作戰略及行動框架2021-2025》,推動加強雙方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提升協同、可持續城市與海洋減塑等議題的務實合作。

林玉輝對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30年以來在環境等領域合作取得的進展與成效表示贊賞。他表示,中國是東盟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將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紅樹林保護領域開展交流合作,進一步發揮青年代表的創造力、參與性,為生態環境保護探索青年方案。

普馮·欒賽山對中國-東盟綠色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暨2021年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舉辦表示祝賀。他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盟環境合作戰略的指導下,雙方在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取得良好成果,希望借此機會繼續探討生態環境保護議題,深化合作,共同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鄧錫軍表示,實現永續和韌性發展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目標,也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圍繞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雙方在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防災減災等領域持續推動交流合作,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挖掘合作潛能,使綠色發展伙伴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促進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提質升級。

羅掌華表示,廣西作為中國和東盟合作的前沿,與東盟國家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潛力巨大。未來廣西將深化與東盟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紅樹林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環境領域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國-東盟綠色、共享、可持續發展,為構建更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論壇邀請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緬甸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分別就“推動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助力可持續發展”“攜手應對氣候挑戰,合作推動綠色發展”開展高層對話,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開展交流分享,為全球與區域熱點環境問題貢獻區域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方案。
本次論壇設置了中國—東盟氣候投融資圓桌對話:氣候韌性與綠色低碳發展、基于自然解決方案:中國—東盟紅樹林保護合作伙伴關系與可持續發展實踐、中國—東盟青年領導力:環境部長會議模擬對話暨亞非青年對話:從COP15到COP26—生物多樣性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合作、中國—東盟環境技術合作與創新等4場分論壇。與會代表圍繞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可持續發展實踐、韌性城市投融資對話:應對氣候變化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行動、中國—東盟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良好實踐等議題展開討論,尋求區域共識與解決方案。